行业新闻
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障碍
2015/12/05“能源互联网正在成为国内能源电力行业加速实现‘两化’融合的思想前沿,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加速器,对传统企业形成调整,给新竞争者带来机会。”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丁民丞日前在《中国能源互联网生态展望》报告发布会上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埃森哲预计,中国在高比例情景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增加值、物联网在有利政策推进下为能源产业创造的gdp增量、国内微网市场可预期的大规模增长,以及全国在新能源供应和能源效率方面的新增投资,到2020年将共同聚合为巨大增量市场。
丁民丞分析认为,中国虽然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还面临三大障碍。
首先,中国政府在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中,主要力量集中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尚未真正进入消除行业壁垒、促进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中国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探索期。
其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提升,相比发达经济体,中国人均享有的通信基础设施仍处于低端。考虑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的二元逆向分布,大多数能源产地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能源相关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
再次,中国能源投融资渠道仍然有限,以银行为主,辅以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渠道。以可再生能源为例,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超过全部融资额的50%,但来自股市、债市、风投和私募等渠道的融资份额却有所萎缩。
报告提出,中国能源互联网从投石问路到繁荣发展,将经过“有容乃大、平台论剑、无远弗届、乾坤易位”四个标志性发展阶段。
中国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新能源供应商和跨界企业碎步前行,通过尚未互联互通的、局域性的能源网在能源服务市场摸索、建设、运营新的商业模式。然而,传统能源生产商与输配服务提供商仍然主导着市场格局,准备利用改革政策导入前的空档期加紧竞争新业务的能力建设,保留和拓展优质能源用户基数。
“上述四个递进阶段的发展情景,取决于中国能源市场改革政策的进展和预期、中国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吸收与应用、跨界竞争在能源产业的扩散速度这些因素的推动作用。”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咨询部董事总经理黄伟向记者分析,这三个因素所能达到的不同程度和实际差异,会使四个递进阶段发生部分重叠、跨越或停滞。
报告提出,“互联网+”将冲击传统电力公司的投资回报水平,改变电力的发、输、配、调、售、用各个环节的商业和运营模式。埃森哲对不同类型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分别提出建议:传统能源电力企业挖掘已有资产潜能,转型为集成式能源服务供应商;新兴能源企业轻装前进,开拓新兴能源技术和能源管理市场;使能源企业提供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持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生态跨界企业属于技术驱动混业经营,借机跨入能源市场,寻求非常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