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国成品油出口进一步增加 高油价挤压炼油厂利润
2018/01/241月24日中石化茂名石化表示,2017年出口成品油达到300多艘次,平均每日1艘,总量突破200万吨。
而2017年中国净出口成品油约为3581万吨,其中汽油净出口1038万吨,较上年增加89万吨,增长9.4%;柴油净出口1619万吨,较上年增加171万吨,增长11.8%。
中国成品油过剩已经成为常态,“按照中国每年成品油消费量3.15亿吨,65%的成品油收率和80%的开工率计算,合理配置炼油能力为6.1亿吨/年,但是目前国内炼油能力达7.48亿吨/年,过剩1.38亿吨/年。”中石化齐鲁分公司情报调研室项目主管于国良介绍。
因此,未来国内成品油出口量将越来越多,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中化和中海油等石油央企也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成品油出口的步伐。
为了加强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国家商务部表示,2018年将石油央企首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上调30%,所有配额都给予四大石油央企。其中中石化累计配额674万吨位居出口企业之首,中石油、中化集团和中海油分别为575万吨、200万吨和175万吨。
其实除了因为成品油过剩的原因外,目前国际油价上涨也是重要的因素。
自1月以来,国际油价就不断上涨,原油期货布伦特期货价格从11月的60美元/桶左右上涨至目前的70美元/桶,而wti价格也涨至65美元/桶,因此进一步下降成本,以便加大成品油出口也是这些石油央企很头疼的事。
有石油央企炼化专家坦言,未来国内、国际的成品油博弈将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发展必然将进一步规范,成本和价格将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那些小企业将被淘汰,未来中国有几十家大型炼化企业发展就可以了。”
中国成品油出口进一步增加
由于中国炼油能力近年来增长迅猛,2017年随着中石油云南石化、中海油惠州二期投产及部分地方炼厂扩能,炼油总能力同比增长4.15%达7.48亿吨/年,过剩1.38亿吨/年。
金联创讯市场分析师王延婷表示,随着中国成品油过剩加速,后期国内成品油出口力度将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来讲,出口流程更为简单方便,且成本增加有限,后期国内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出口方式出口成品油数量将成为主流,加工贸易将成为辅助方式。
据了解,过去几年中,中国成品油出口主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即国外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向中国企业下单的方式进行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环保重视程度日益加大,炼油行业环保改革多管齐下,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形式愈加不符合发展趋势,而以一般贸易的模式成为主流。
成品油出口必须有管道、港口和码头,而沿海地区的炼化企业就成为受益方。
以中石化青岛炼化为例, 2017年这个企业加工进口原油1172万吨,货值43亿美元,成品油出口293万吨,货值15.3亿美元,占中石化集团出口总量34%,创历史新高。
“这主要是因为山东有很多地炼企业,本地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沿海的青岛炼化就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出口,而这是内陆的湖北等地不具备”,那位石油央企炼化专家说。
据他透露,通过青岛港的大船,可以一次性出口上万吨成品油,这样将大幅减少成本,“目前在华南的茂名石化和东北的锦州石化、锦西石化等企业中,‘拼船’出口的模式正在成为主流。”
据中石油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官网称,2017年锦州石化、锦西石化共“拼船”出口成品油约85万吨,节省运费约1700万元,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
高油价挤压炼油厂利润
1月23日美国wti原油期货收涨0.9美元,或1.42%,报64.4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0.93美元,或1.35%,报69.96美元/桶,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高触及70.24美元/桶。
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行动推动的,但是却挤压炼油厂的利润空间,这对成品油过剩的中国来说更是不利的。
数据显示,近几周来,主要炼油枢纽的指标利润率急剧下降,其中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和欧洲西北部地区降幅超过50%,这增强了关于一些炼厂将会降低开工率的预期。
“利润率受到了影响,而我们看到利润率疲软背后的最大因素是原油价格上涨。”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研究总监jonathan leitch表示。自去年6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50%以上,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一些非opec产油国的减产行动降低了全球库存。
尽管整个2017年全球原油库存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但世界各地的炼油厂的开工率继续保持在纪录最高水平,以满足需求和锁定强劲的利润率。
据了解,2018年前两周,欧洲、新加坡和美国的燃料库存增加约2750万桶。未来几周库存料进一步增长,油价上涨加剧了这种趋势。wood mackenzie称油价上涨导致船运商通过降低船速来节省燃料,促使发电厂使用更便宜的能源来代替燃料油。
“目前中国成品油出口量比中国炼油产能来说,是很小的,但是随着中国新建炼油企业的投产,必然对国际成品油市场和原油市场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好的”, 那位石油央企炼化专家最后说。